近日,国内最大的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建成,硐室可为不能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100人、96小时的井下安全生存保障。
布尔台煤矿永久避难硐室处在2-2煤辅运大巷,兼顾正在回采的2个盘区位置。硐室全长67.6米,由2个缓冲区和之间的1个生存区构成。3个区域均由1.5米以上厚度的混凝土防护墙和防护密闭门隔开。硐室内供氧、制冷除湿、监测监控、通讯、供电、饮水、卫生等设施一应俱全。
当事故发生时,不能升井的避险人员通过携带自救器在避灾路线指引下进入避难硐室,第一个进入的人员将开启硐室入口处的气幕隔绝系统,产生的气幕帘将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伴随人体进入硐室。
随即,硐室内的三级供氧系统将被开启。地面钻孔供氧系统、井下压风供氧系统通过钻孔和引入井下的压风管路以及均匀布气系统,实现满足硐室内每人每分钟0.3立方米,出口压力不超过0.2兆帕的供风需求。
当地面钻孔供氧系统未响应,井下压风供氧系统被破坏时,硐室内独立的生氧净化器供氧系统将启动,通过储存氧气瓶和生氧净化器提供满足避险人员需要的氧气量,同时吸收人体排放的二氧化碳。
为防止室内人员过多、气温过高,硐室内的蓄冰空调将通过热交换原理,降低硐室温度,保证硐室内温度不高于35℃,湿度不大于85%。
硐室中设置4个监测点,可同时监测并显示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温度和湿度7种环境参数,当参数处于危险范围内时,检测器就会发出报警,提醒避险人员进行相应操作。
为保证避险人员生存需要,硐室座椅下储备了至少满足100人、96小时食用的应急食品和水。
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不断加强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截至6月11日,该集团15个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各矿井除紧急避险系统以外的检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也都已建成。
2012年,神东煤炭集团全面启动了永久避难硐室建设项目,大柳塔煤矿、上湾煤矿、补连塔煤矿、锦界煤矿、万利一矿、保德煤矿等正在施工,预计7月底前可完成建设。其他矿井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预计6月底招标开工。该集团还在布尔台煤矿和保德煤矿配备了移动救生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