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7美元到50美元,石油价格的暴跌让国内众多的煤化工项目措手不及。有业内专家表示,这两年不少企业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如果油价继续低位徘徊,不少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对于已经上马的项目要谨慎,不能大胆有余,谨慎不足,有必要重新认识煤化工项目的风险所在。
风险在积聚
“我们在观察是否要上二期项目。”山西一家正准备上二期二甲醚项目的上市公司高层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价格暴跌出乎意料,如果油价在50美元徘徊半年,很多煤化工项目都要倒掉,还好我们煤炭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
中国化工网数据显示,10月初以来,焦炭价格从2450元/吨暴跌至1300元/吨,跌幅高达45%,在所有化工品中跌幅居前。煤化工的另两大主力品种——二甲醚和甲醇也同样出现价格暴跌,跌幅分别超过25%和22%。
“石油价格的高涨催生了国内煤化工投资的热情”,山西省焦化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席煤化工顾问胡益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价格的持续高位增加了石油化工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
按不同的工艺路线,煤化工可分为煤焦化、煤气化[8.27 -1.66%]和煤液化;按不同的产品路线,煤化工又可分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焦化-焦炭-电石、煤气化-合成氨等。据专家测算,当石油价格位于60至70美元/桶时,在缺油、少气、富煤的地区,使用煤化工途径生产甲醇、烯烃、二甲醚、甲醛、尿素等化工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周凤起认为,如果油价较长时间维持在50美元,煤化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大大降低,现在石油价格比煤炭价格跌得快,煤化工的经济效益就降低了。
重估项目风险
中投证券分析师王春燕认为,油价快速下跌,使得煤化工前景很不明朗,煤制油、煤焦化、甲醇等项目面临重新评估风险。
近年来,油价快速上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涉足煤化工项目,不管自身有没有煤炭资源,都想从中分一杯羹。据初略统计,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涉足煤化工项目的资金已经超过1万亿元,几乎能够和煤炭资源沾上边的上市公司都在搞煤化工项目,比如鄂尔多斯[7.21 -0.69%]市的四家上市公司都在上煤化工项目。
众多上市公司热衷煤化工,周凤起的评价是“大胆有余,谨慎不足”。他认为,现在所有的煤化工项目都有问题,只是问题的大小不同而已,环保、成本、技术等等,国家发改委的意见是,对新型煤化工项目可以先试,但不能一下子上那么多项目,煤化工项目如果处理不好二氧化碳问题,麻烦很大。
胡益之也表示,这两年上马的煤化工项目确实很多,所以今年可能是一个洗牌的年份,没有煤炭资源的企业可能面临倒闭,由于库存压得多,不少煤化工民营企业都没有那么多资金可压,一些准备上马或者正在建设的煤化工项目应该量力而行,要根据市场环境适时作出变化。他认为,这个阶段,观望为主。
兰花科创(600123)董秘王立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方面对后续煤化工项目相当谨慎,现在很多煤化工项目的产能都出现了过剩,如果再扩大产能,并非明智之举,油价长期徘徊在50美元不可能,但只要在这个价位徘徊半年以上,很多煤化工企业都要倒掉了,特别是那些自身没有煤炭资源的项目。
今年9月,兰花科创15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项目一期工程的2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工程提前建成投产,兰花科创正在规划二期工程,恰逢危机出现。与此类似,伊泰B股[2.61 8.31%](900948)董秘菅青娥谈到该公司的16万吨煤制油项目时表示,项目还未正式投产,工程仍在建设中。
事实上,伊泰的煤制油项目原本预计今年9月投产,但目前来看进度较预期慢。分析人士认为,除了技术方便的问题,国际油价的变化可能已经对包括神华集团在内的煤制油项目产生影响。按照原来的估算,当油价在50美元左右,煤制油才有利润,跌破50美元,就比较危险。
大方向依然正确
虽然国际油价的变化正在对我国的煤化工项目产生重大影响,但接受采访的人士也指出,由于我国的石油能源短缺,发展煤化工大方向依然正确。
胡益之认为,国家此前鼓励化工企业将“油头”改成“煤头”的方向是正确的,因为我国的石油资源毕竟比较紧张。据他了解,目前山西本地大型企业集团一些已经上马的煤化工项目依然在紧张进行,并未停步,比如天脊煤化工集团的合成氨项目,山西红桐焦化厂的焦化项目,但准备上马的项目暂时要观察一下,包括大同煤业[11.24 -2.43%]和兰花集团的煤化工项目。
对于已经上马或正准备上马的项目,周凤起的看法是,有产业链的煤化工项目还可以,比如甲醇,目前售价还没有跌破成本价,如果不是用来做燃料的话,跟油价的关系不太密切,它还有下游产品,但诸如煤制油的项目,就该叫停,如果是为了技术储备,神华集团一家就够了。
他认为,煤化工技术在“十一五”只处于产业化示范阶段,主要工作应是完成产业化的示范工作,而不是铺摊子,规模化发展应该在“十二五”中后期或2020年前后。 |